广西壮族人民以“善歌”著称,也有着“歌海”的美誉,这里的人们喜欢用山歌来表现生活,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,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,几乎人人能歌善唱,已近“以歌代言”的地步。从河池凤山到罗城,从壮族到仫佬族,来听听小琦沿途收录了哪些山歌。
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而言,从大城市来到这里支教的老师,成为他们了解世界最重要的途径。罗城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里,有一所由深圳提供援助的“罗城·深圳实验小学”,学校里共有4位从深圳来到这里的支教教师,这里的孩子父母大多不在身边,缺乏学习自觉性,信息也恨匮乏,教学工作并不好开展。小琦采访到了一对教师夫妇,来听听他们的支教心得。
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,仫佬族没有流传下来文字,这让濒危语言的传承更加困难。当地为了弘扬仫佬族传统文化,保护民族语言仫佬语,做了很多努力。例如开设双语教育、举办民族传统节日、鼓励村民学山歌等等,用有趣的方式,营造少数民族语言氛围。民族语言研究中心的罗孝思主任,会说仫佬语、壮语、汉语等很多种语言,他跟我们分享了自己语言保护工作的心得。